牙縫變寬
不只是“老了”那么簡單
牙齒和牙齦本像“鄰居”一樣緊密貼合,牙縫變寬的本質(zhì),是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或牙齒移位,導(dǎo)致原本被填滿的空間暴露出來。
這一過程可能由以下因素引發(fā):
1. 牙周病
牙周病是成年人牙縫變寬的“頭號元兇”。簡單來說,牙菌斑(牙齒表面的細菌)長期堆積會形成牙結(jié)石,刺激牙齦發(fā)炎、紅腫。如果放任不管,炎癥會逐漸蔓延到牙槽骨,導(dǎo)致骨頭吸收、牙齦退縮。就像樹根周圍的土被沖走,牙齒失去支撐,自然會松動、移位,牙縫也就越來越寬。
早期癥狀不明顯(偶爾牙齦出血、口臭),很多人拖到牙齒松動才就醫(yī),此時往往已不可逆。
2. 年齡增長
隨著年齡增加,全身組織(包括牙齦)會逐漸萎縮,這是自然生理現(xiàn)象。但這種萎縮通常較緩慢,如果同時存在牙周病、刷牙習慣差等問題,萎縮速度會加快。就像一件舊衣服,正常穿可能只是輕微起球,但如果總用粗糙的方式清洗,破洞就會來得更快。
3.刷牙太用力
很多人覺得“刷牙越用力越干凈”,于是用硬毛牙刷、橫向“拉鋸式”刷牙。長期如此,牙齦邊緣會被磨出缺口,牙頸部(靠近牙齦的牙齒部分)的牙釉質(zhì)也會被磨損,導(dǎo)致牙齒敏感、牙齦退縮,牙縫自然變寬。你以為的“干凈”其實在傷牙。
正確做法:選軟毛牙刷,用“巴氏刷牙法”(牙刷與牙面呈45度,小幅度水平顫動),每次刷2-3分鐘。
4. 牙齒缺失未修復(fù)
如果缺了一顆牙沒及時補,旁邊的牙齒容易“集體跑偏”,會因為失去支撐逐漸向缺牙處傾斜,對頜的牙齒也會伸長,導(dǎo)致牙縫變大、咬合紊亂。就像一排書,抽走一本,旁邊的書就會慢慢歪斜。
5. 咬合問題
牙齒“天生不齊”或“后天跑偏”,有些人本身牙齒排列不齊(如擁擠、稀疏),年輕時可能不明顯,但隨著年齡增長,咬合負擔加重,牙齒移位會更明顯;此外,長期用一側(cè)咀嚼、有夜磨牙習慣,也會加劇牙齒磨損和移位,導(dǎo)致牙縫變寬。
牙縫變寬,如何補救?
牙縫一旦形成,很難自行恢復(fù),但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改善:
如果是牙周疾病導(dǎo)致的牙縫,首先要通過專業(yè)的洗牙和齦下刮治來清除頑固的牙結(jié)石,控制牙齦炎癥,這樣才能阻止牙縫繼續(xù)惡化。
對于想要徹底改善的患者,牙齒矯正是個不錯的選擇,通過佩戴牙套可以逐步調(diào)整牙齒位置,特別適合年輕患者或牙縫較小的情況。
如果追求更快速的改善,樹脂貼面、全冠修復(fù)或是更美觀的瓷貼面都能很好地遮蓋牙縫,既恢復(fù)了牙齒的美觀又不影響正常使用。
特別要提醒的是,如果牙縫是因為缺牙造成的,一定要及時進行修復(fù),無論是選擇種植牙、固定橋還是活動假牙,都能有效恢復(fù)咀嚼功能,更重要的是能防止鄰牙傾斜移位造成更嚴重的口腔問題。
預(yù)防比治療更重要!
日常做好3件事
預(yù)防牙縫問題遠比事后補救更重要,關(guān)鍵在于日常的細心呵護。
每天早晚要認真刷牙,可以配合使用牙線或沖牙器來清潔牙縫深處。要注意的是,用牙簽反而容易撐大牙縫,最好避免。
定期去專業(yè)牙科洗牙也很關(guān)鍵,建議每年保持1-2次的頻率,這樣才能徹底清除那些牙刷刷不到的頑固牙結(jié)石。
平時要多留意牙齒的變化,一旦發(fā)現(xiàn)牙齦出血、牙齒松動或者牙縫悄悄變寬這些信號,就要及時就醫(yī)檢查,千萬別等到牙齒松動脫落才追悔莫及。
牙縫變寬不是“老了就要認命”的事,它更像身體發(fā)出的“警報”,提醒你該關(guān)注口腔健康了。好好刷牙,定期檢查,別讓小問題變成大麻煩,才能笑得更自信,吃得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