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職盡責擔當作為 推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高質量發(fā)展
連州市審計局科學謀劃高質量開展經濟責任審計監(jiān)督的思路舉措,不斷推動新時代連州市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高質量發(fā)展。2024年,共完成黨政主要領導干部任期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審計項目4個,審計領導干部5人次,審計查出主要問題68個;根據被審計對象應承擔責任,對其做出了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評價,針對被審計單位財政財務收支及資產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提出了整改意見和建議36條。在促進領導干部依法行政和履職盡責、權力規(guī)范運行、反腐倡廉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
1.抓落實。把黨和國家重大戰(zhàn)略和總體目標在地方的部署和落實情況,作為首要關注的審計方向;把與國家重大戰(zhàn)略要求配套的相關政策、規(guī)劃等的出臺和落實情況,作為審計的重點內容;把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推進計劃、推進舉措的決策和制定情況,作為審計的關鍵切入點;把重大領域、重點行業(yè)的項目安排、資金分配的決策導向和成效情況,作為審計的重點內容,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
2.促效益。緊扣“政治——政策——項目——資金”主線,圍繞重大項目實施和財政財務收支,從進度、程序、效益等方面,加大對重大項目實施的審計力度;立足主責主業(yè),從數(shù)量、時效、對象、用途、方式等方面,全過程監(jiān)督每一筆大額財政資金撥付使用情況,確保寶貴的財政資金有效地用在“刀刃上”。
3.保民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關注民之所盼、民之所憂,圍繞為民惠民政策落實,緊盯教育、醫(yī)療等民生項目資金使用情況,保障困難群眾生活底線,促進提高弱勢群體獲得應有待遇,讓黨和國家的“溫暖”遍及每一個角落。
4.強擔當。緊緊圍繞制定規(guī)劃、配置資源、部署任務、決策項目、使用資金、行政審批等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密切關注領導干部是否秉公用權、干凈干事、全面揭示“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問題。切實做到審計程序合法、突出審計重點、問題審深審透、評價精準、建議可行、整改到位,切實發(fā)揮經濟責任審計監(jiān)督作用。
5.嚴管控。充分做好被審計單位的調查研究,做好審前準備,加強項目組織管理,了解審計項目進度,加強研判分析,研究解決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細化舉措,統(tǒng)籌推進,經濟責任審計項目中界定直接責任的問題和其他重要事項提請審計辦主任辦公會議審定,切實提高審計質量。
6.重培養(yǎng)。一是注重多途徑拓展,提升“查”的本領。多渠道促進審計人員不斷拓寬知識面,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鼓勵以考促學、以學促干。同時有計劃、有組織地選派審計人員到外地去培訓學習,選派人員積極參與審計署、省審計廳等組織的大型審計項目和檢查項目,學習新的思路、技巧、方法。二是注重溝通協(xié)調,提升“說”的本領。注重審計組成員之間的內部溝通,營造想說會說能說的工作氛圍。審計過程中大家暢所欲言,就審計進度、發(fā)現(xiàn)的問題、存在的困難、下一步工作方向等進行充分交流,審計組長在掌握審計進度的同時幫助審計人員解決實際困難、指導工作思路或適時調整審計策略與方式。三是凝練筆力,提升“寫”的本領。審計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提高文字歸納總結的能力,努力練就用簡練語言表達清楚觀點和立場的本領,并且不斷總結寫作技巧,提升寫作本領,審計報告撰寫做到結構合理、內容完整、觀點明確、條理清晰、證據充分可靠、建議切實可行。
7.建體系。不斷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體系,健全完善經濟責任審計聯(lián)席會議制度,按規(guī)定召開審計進點會、審計結果反饋會、連州市經責審計聯(lián)席會議,進一步規(guī)范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明確經濟責任審計定期報告機制,每年定期向連州市委審計委員會、清遠市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清遠市審計局報告上一年度經濟責任審計情況;構建領導干部教育提醒機制以及經濟責任審計風險防控體系,提煉形成符合本地實際的《領導干部經濟責任清單》《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風險防范清單》,精準明確審計目標、審計重點、工作靶向,形成包含“事前、事中、事后”循環(huán)運行的閉環(huán)管理體系。
8.推成果。堅定不移執(zhí)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積極向連州市委審計委員會報告重要審計情況和年度經責審計報告、請示重大違紀違法問題處理意見等。2024年,共向連州市委審計委員會報告經濟責任審計結果文書、信息3份,積極為黨委、政府工作決策發(fā)揮參謀助手作用;共召開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反饋會議4次,精準有力推動被審計單位在經濟活動中筑牢“免疫系統(tǒng)”;向連州市紀委監(jiān)委、各級巡視巡察機構提供經濟責任審計資料29份,向連州市委組織部提供經濟責任審計結果文書4份,審計結果成為領導干部考核、任免、獎懲以及巡視巡察的重要參考依據。(撰稿人:朱麗麗)